一部好的電影除了畫面靚、特技勁之外,還離不開最重要的一個元素,就是好的故事。編劇,就是一個為畫面構建故事的人。『要成為編劇,文字功底是很重要,但還需要有畫面感。』今期「先行者教路」請來電影界前輩,編劇Jill Leung(梁禮賢)為大家解畫電影編劇的工作。
記者﹕編劇的工作模式是怎麼的?你作為編劇,如何獲取創作的靈感?
Jill﹕通常編劇的工作模式分兩種:一,電影公司有一個電影計劃,會找編劇參與編寫故事劇本,團隊分工合作完成一部電影,這種工作方式是比較普遍的;二,獨自創作,寫好自己的故事劇本,然後尋找機會拍成電影。通常比較多是導演或監製兼任編劇,創作了一個好劇本,就著手進行拍電影的計劃,而某些成熟的編劇有時也會這樣做。
關於創作靈感,對我來說,其實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,無論是書、電影或者自己的生活經驗,最重要的是培養一個良好的思考模式。例如,看到一個有趣的新聞,覺得有成為故事的價值,就記下來,當創作時,就會自然想起不同的素材。
記者﹕要成為一名編劇,需要擁有甚麼特質及能力?
Jill﹕首先,要喜歡電影,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,因為只有真的熱愛,才願意花很多時間去鑽研,並且不容易因為艱苦而放棄。然後,想寫好故事,要懂得不斷反省,保持一顆謙卑的心。通常創作人容易有的一個通病,就是自負,認為自己的作品已經很好,難以接受別人的意見,但好的編劇需要自信與謙卑的心並重,不怕別人的批評,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,才會有更好的作品出現。最後,從誠實面對自己開始,去了解人性。如果連自己都不願意去了解及面對,是很難去寫好一個人物的。認識人性,就從認識自己開始。
記者﹕年青人有甚麼渠道進入電影行業?
Jill﹕電影行業的入行渠道其實很多,年青人可以衡量自身情況和興趣去選擇:一、參加編劇協會或其他大專院校下設的課程,從實習或者兼職開始做起,又或者直接投身電視台的相關部門,因為在電視台會有編劇等的職位;二、現時網絡科技發達,年青人可以寫網絡小說,如故事受歡迎,被電影公司看中,就有機會拍成電影。例如,2014年電影〈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〉就是由網路小說改編成電影的;三、由於政府推出的「首部劇情電影計劃」將資助首次拍電影的年青人,志在培育電影行業人才。年青人可透過申請資助,籌備自己的電影,直接入行;四,透過製作短片,上載到YouTube等社交平台分享,也是一個宣傳自己的方法,都會有機會被選中,入行拍電影。
記者﹕你有甚麼說話鼓勵夢想成為編劇的年青人?
Jill: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,人常常在機會來到時準備不足,所以要對自己要求高些,在機會來臨前多做準備。避免空想和誇誇其談,有了目標就盡快投身入行,不斷去寫。作為過來人,我大概經過6、7年的磨練,才明白劇本是甚麼,電影是怎麼一回事。因此,年青人不要急於求成去創作自己的作品,誠實面對自己,面對自己的故事,不要為了證明自己而做,而是為提升自己去努力,這樣才能不斷進步,好作品就自然會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