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國家的武術運動,除了分別帶著當地文化,肢體運用方式及程度都各有不同,有興趣修習的朋友,無論甚麼性格、喜好、能力或是年齡,都必定找到一種適合自己。以下簡單介紹三種來自不同的亞洲國家、在香港流行的武術,看看它們各自的由來與特色。
源自日本傳統武術的柔道,在1882年由嘉納治五郎所創立,1964年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。柔道最大特色是撃打動作較少,帶有「以柔克剛」的基礎概念,其競爭目標是將對手摔到地上或扭倒在地(稱為「投技」),並壓制或以鎖喉等技令對手無法移動(稱為「固技」)。
柔道運動之衣著一般為白色的純棉質料的「道服」,腰間配上代表不同段位和級別的顏色腰帶,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等級。由初級的「白帶」,考至獲國際柔道協會認可、最高級之「全紅帶」,中間有十多個級別,一般需要花上數十年的學習及訓練方可有機會達到。
跆拳道是朝鮮民族的國技,是一種主要以手腳進行攻擊及防守的格鬥競技運動。除了搏擊技藝外,跆拳道同時重視修習者的內在修養,著重磨練意志、培養品格,故無論練習及比賽時,皆有嚴格的禮節規定,需向教練、陪審席以至對手表達敬意,養成恭敬謙虛的態度。
在古代,朝鮮人民經過長時間發展出一套自我保護,以及保維國家的搏擊武術,但一直未有正規的內涵風格。直到1955年,崔泓熙將軍提出以「跆拳道」作為這項武術的名稱,並致力推動。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,跆拳道成為正式比賽項目。
泰拳是泰國的傳統搏擊技術,注重實用性和攻擊力,可在極短的距離下,利用肘、膝、拳、腿擊倒敵方。古時,泰拳常用以保維國家,尤其面對鄰國緬甸的入侵,習泰拳者更會以徒手戰勝敵人。直到20世紀初,開始有拳台的設立,並訂立了一系列比賽規則,令泰拳成為一種體育競技運動。
泰國當地的傳統泰拳訓練相當刻苦,受訓者或需站著承受教練拳腳擊打,以提高抗打力。本港的泰拳訓練固然較為「人性化」,近來更興起以練習泰拳來健身,甚至達到修身塑型的效果,甚受OL們的歡迎。
Text: Ann Ch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