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紅隧口掛上了梁雨恩(Cathy)的最新音樂專輯廣告,屈指一算,原來這張專輯已是自她八年前歌唱事業遇障礙後,再次捲土重來的首張個人專輯。這八年間,Cathy沒有放棄她的歌唱夢想,好好預備自己的同時,亦在無意間發展出另一條夢想之路——玩飛鏢,更在這個運動上獲得一定成就,被一些傳媒封為「鏢后」。今期《Dreamates》邀得Cathy細說她愛上飛鏢的心路歷程,如何從中得到啟發,積極踏上歌唱與飛鏢的雙線大道。
三年多前,從未接觸過飛鏢的Cathy,在「Hot Culture」這個文化人聚集的地方,留意到那裡有4部飛鏢機很少人玩。為了讓它們物盡其用,Cathy產生了學玩飛鏢的念頭,於是跟隨朋友到飛鏢道場練習,又買了人生第一套飛鏢。「我發現,原來一枝飛鏢十分漂亮,不同的部份可以自由組合,砌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款式。」
她覺得,女孩子玩飛鏢其實頗「有型」,可以跟一班朋友一起玩,也能跟男孩子同場比拼,漸漸地愛上了這項運動。「很記得自己第一次『中Bull』(擲中紅心)的感覺,興奮得叫了起來。」作為基督徒的她,特意將聖經經文輸入飛鏢機中,作為兩次「中Bull」的鼓勵。為求能多些「中Bull」,讓朋友們都可以看見這些經文,Cathy開始不斷上網研究、努力練習飛鏢,由此培養出濃厚的興趣。「我會形容,自己是『無心插柳』地接觸到飛鏢運動。」
其後,她與朋友們組隊參加聯賽,由低組別晉級至高組別,又參加個人賽事,在過程中發現自己頗有這方面的天賦。直到兩年前,她在朋友介紹下,認識到曾獲世界冠軍的Paul Lin,被對方賞識,收為徒弟,除了學習提升飛鏢技術,亦在比賽的發揮上接受指導。
事實上,Cathy在未認識Paul Lin之前,早已久仰大名。她憶述,首次與對方見面時,要他面前與另一女孩比賽,實在不免有些緊張。平日大部份人都是向Paul Lin索取簽名,Cathy卻主動送上了自己親筆簽名的唱片,作為見面禮。後來,Cathy獲飛鏢產品商聘為代言人,意識到自己真的要踏進飛鏢界,更渴望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,於是大膽邀請Paul Lin給予指導,如此便成為了他的首位女徒弟。
除了技術層面外,Cathy特別欣賞師傅處理壓力的態度。原本,飛鏢是一個必須在巨大壓力下比賽的運動。即使平時輕易做到的,在比賽的節奏及氣氛下,也很容易失手,因為人在緊張的時候,肌肉狀態會變得不一樣。怎樣令自己比賽跟練習時表現一致,是非常高深的學問,也關乎個人的心理質素。師傅跟Cathy說,自己平日練習的時候,都會當成是比賽一樣,習慣將壓力放在自己身上,以致比賽時能適應壓力。「其實我們一生人都沒法避開壓力,面對壓力的方法,就是與壓力其存。」
跟其他運動員一樣,Cathy比賽總會有贏有輸,也會有遇上瓶頸的時候,應對方法是多回顧自己的表現,參考別人的長處,不斷尋求進步及突破。「對我來說,瓶頸是不斷會出現的,突破了某一點,又要改善另一個方法。就像人生永沒完美,玩飛鏢也沒有完美的動作,沒有完美的『莊』,只有不斷改善。」她覺得,飛鏢提醒了她,人生要不斷反思,尋求進步。
身為職業歌手,Cathy承認,練習飛鏢與歌手的工作,確實會有時間上的拉扯,但與此同時,兩者之間又有互助的效果。為了在歌手工作的餘,爭取時間練習飛鏢,Cathy唯有減少與朋友見面的時間,甚至是休息時間。不過,因為擁有歌唱的舞台經驗,Cathy往往比較容易在飛鏢比賽中適應觀眾的目光,能作出較穩定的表現。
面對時間上的拉扯,Cathy慶幸得到現時經理人的體諒與支持。「我也很榮幸,找到一間願意成就我的公司,而不是想要把我打造成另一個人。」經理人從來沒有壓抑或阻止Cathy在飛鏢上的發展,願意盡量遷就,讓她騰出時間練習、比賽。她覺得,工作伙伴之間,互相溝通及讓步非常重要。
回望過去,Cathy的歌唱路並不易行,出道以來經歷過高低起跌,即使付出了努力,亦不一定有相約回報。當事業跌到谷底時,亦曾感到非常自卑。至於玩飛鏢,雖然Cathy確擁有天賦,加上後天努力,幾年間技術提升速度非常快,但比賽始終有輸有贏,除了關乎練習多少,往往還有各樣環境因素。
然而,無論是當歌手還是業餘鏢手,在得失之間,Cathy漸漸學會,不以成就定義自己的價值。她坦言,以往曾經在表現好時,特別感覺到自己的存在;表現不好時,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。「這是一課很重要的學習,能承受起跌,就是心態上的成長。」
「我的價值不在於自己所做的事、所爭取到的成績,我的價值在於自己真正的身份,就是上帝、父母、朋友所愛的。」她總是提醒自己,不要讓輸贏令自己忘記玩飛鏢的初衷,就是享受過程中的快樂。「無論參加甚麼比賽,我要都笑著行上台,即使是贏是輸,都要笑著走下台。」
Text: Ann
Photos: Zidane / Moses
鳴謝:「Class Club 友卡士」(提供訪問場地)